English

知识致富的背后

1999-08-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金怡 我有话说

80年代末,我国曾一度出现过高校教师下海经商热,当时的背景是知识不值钱,“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教师下海盲目性大,大多数人流向自己并不熟悉的贸易公司和从事简单赚取差价的低档次公司,结果是若干人失败后又急急忙忙爬着“上岸”。

近来,又有一批教授院士纷纷办起了公司、做起了“老总”。与10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各科研院所和高校掀起的是一股兴办高科技实体的热潮,而且,不少投身这次热潮的科研人员已经致富。

知识致富不再是梦

前不久,上海医科大学宋后燕教授向上市公司“复星实业”转让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120万元的报酬,成为有名的百万富翁;江苏一所高校的几位博士,利用自己的知识,当上了某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股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买了房,还有了车,他们笑着说,知识致富不再是梦。

传统的工业经济主要依赖资金、设备以及自然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赖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这就使众多拥有高精尖技术的科研人员有了使脑子变黄金的基础。

东南大学的一家高科技实体——现代预应力工程公司,刚起步一年,产值就已达到几百万。目前,南京在建和将要建设的几个重大项目,其中的预应力的工程大多已被他们承揽。

南京化工大学所属的久吾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资产就从当初的50万元一跃而达到1179万元,8个股东当初入股的本钱是1万元,如今翻了23倍。

据了解,目前南京几乎每所高校都有教授靠知识“发了财”,有的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获得报酬,有的通过技术入股获利,有的则干脆自己创办公司。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这一资产显得尤为重要,以往那种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脑体倒挂现象将逐步减少。知识型企业以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已成为现代企业中最耀眼的明星,而有着一技之长的科研人员也将成为新一代的致富者。

知识致富的感召效应

一些院士和教授因先行一步“发了财”,使他们的同行——不少科研成果在握的院士和教授们也开始摩拳擦掌。一位教授说,以前发财靠的是胆子,现在致富凭的是知识,机会摆在你面前,为什么不去争取?靠知识致富,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园里,一批院士、教授和博士们忙得不亦乐乎。目睹着高科技企业的资产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长,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前不久,又有10多位教授投身该园的电子、化工、生化等高科技企业,另外一些则准备几个人一起合股办一个公司。

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博士生告诉记者,毕业后他也将开办自己的公司。“如今,知识经济正在替代工业经济,高科技产品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我研制了一项科技成果,在国内是首创,如果将其转化成产品,不仅可以填补市场空白,而且可以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我个人自然也可以从中得益。”

院士、教授直接参与办公司,将自己的知识资本化,变“做学问”为“创造财富”,既增加了个人的收入,也给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使一部分原本想出国的硕士、博士、教授留了下来。

知识致富崛起的背后

办事一向谨慎的知识分子这次为何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经商办公司?一向不贪外财的知识分子这次为何又心安理得地拿起了“知识钱”?“知识致富”崛起的背后蕴藏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来到科研院所和几家大企业,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政策的导向和操作的不足值得很好思考。

90年代以来,就有不少地方对科技人员实行了各种重奖政策。今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又明确提出:科技人员可以“兼职”、“离岗”创办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企业允许个人持股,高科技技术成果的作价,可以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与此同时,许多省市也出台了有关技术入股的政策,使“按知分配”这一新型的分配方式跃出水面。然而知识是一种无形资产,所以“按知分配”的客观性大打折扣。

科技创新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决不是一种空洞的、好高骛远的行为。我们在高校校园中看到一些学生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味钻“牛角尖”,看上去是大搞科研,其结果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的科研教学人员因为追求所谓的“创新”,急于发财,结果忽略了教学,误人子弟。

高科技企业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应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我们在采访中看到,大部分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都有不少的科技型企业,有一所大学竟然有十几家企业,看上去都不亏损,然而真正能成大气候的却没几个。这些小企业靠小打小闹各自为政,像撒胡椒面一样,有的三、四个企业生产同一类产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营销应该是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的,但每一环都应该有相应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让科研人员搞市场营销无疑是不对路子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科研人员的苦衷。精心研制的一项成果,经过转化后已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然而更大的精力还要用于跑市场,不能静下心来继续进行科技创新。与国外相比,我们一些企业的科研能力实在是太弱了,院士、教授做的是“玉胚”,企业要的是“玉”,这当中的转化过程还要靠院士、教授来解决,为此,科研人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他们所不熟悉的工作。南京化工大学久吾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南平教授说:“原来一年可以研制二三个新产品,而现在一年中有大半年要去跑市场,根本静不下心来搞科研。”这大大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创新,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知识致富”现象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多的院士教授名片上出现“总经理”的头衔,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